2022新年碎碎念
本篇最初写于语雀
2022年1月21日,一个北京下雪的日子。傍晚走在回家路上,吱吱呀呀的雪声中,在白色相簿上写下了我爱北京。
距离上一次写博客已经过去很久。唔,有挺多事情想要记录,但是总是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提笔忘字。这半年来,从南京到北京,体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补全了认知世界的一块拼图。
对北京的碎碎念
远行的次数多了,新鲜感也渐渐淡了。但初来北京还是有一些惊讶: 这地方看起来好像没有边呢。从飞机上看北京的夜景,望不到尽头的霓虹灯。大兴机场到酒店,落地后足足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地铁。相比于南北三十公里的太原,一个海淀区几乎就囊括了家乡的市区。
与广阔视野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随之而来的冷漠感。走出地铁,站在自动扶梯上的我,发现所有人自觉地、整整齐齐地全部站在了扶梯右边。还没来得及疑惑,后边传来了跑步的声音,形形色色的路人从我旁边经过。哦,左边,是留给跑步上下扶梯的人们的。从没见过这种景象的我,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,有点想笑,又有点难过。即使是上班时间的南京,也没有这般匆匆碌碌。也许这就是城市生活吧。
人们说,老北京儿的风韵是建筑。大大小小的建筑,遍布在方方正正的环路。我转悠了南锣鼓巷,看过了烟袋斜街,站在了鸟巢水立方的脚下,吹过了圆明园的晚风,闻过了雍和宫的香火,摸到了故宫墙上的一抹冬雪。北京着实漂亮。红墙黄瓦的紫禁城、悠悠绵绵的长安街混杂着车水马龙、园区商厦,独立但天成,糅杂但不冲突。这座漂亮的城市值得老舍先生的所有留念。
城市街角之外,无法触碰的形象同样让人着迷。兜兜转转这么多地方,丹楹刻桷,还是比不上那口地地道道的北京话。"要我说,老北京儿的风韵还得是北京话呐"。每次下班,骑着单车,听到遛弯的老大爷老大妈捏着纯正的北京腔聊天,都忍不住放慢速度跟上去听一段。这是一件回家路上的乐事。如果说言语是传递文化的媒介,那方言则记载了生活方式。我对北京话的感觉是颇好的,这里边有一种坦诚且随性的感觉。北京话有东北耿直扯嘴的味道,又会把调子拉到十足长。这样就很难做到表达严肃的生气了,因为生气更多的是拉长调,拉高尾音,听起来不像是训斥反而像是单口相声。十一月份和同学去北平食府吃饭时,正好碰到了在和经理生气的北京人,"再不上菜,咱就闹~呗"。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想笑,这个拖长音真是可爱。
说起来"吃",北京对于吃货是个好地方。北京的小吃出现在各个地方,街边、胡同里、饭馆里,走到哪都有一种选择困难症。脑子里总是会突然蹦出来马老师的报菜名:"蒸羊羔、蒸熊掌、蒸鹿尾儿、烧花鸭......"
从西边到东边,和表哥/同学们去过了鹤一烤肉、北平食府、五道口、龙德广场....大荤自然咂嘴,但不仅仅是烤鸭,老街巷里的糕点也异常好吃。小时候经常吃到家人带回来的稻香村,这次在南锣鼓巷里亲自买了一些,出去聚会时同学又送来一些義利。熔岩蛋糕、山楂锅盔、黄油枣泥饼and blabla,做工和口感都无可挑剔。
另一边,灰蒙蒙的北京有点让我透不过气来。在南京待久了,我把湿润和温暖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。到了北京,发现空气原来也可以是一种奢求。刚到这里,中度污染的晚上就不会选择跑步了。在灰色背景中生活一周后,则是彻底不会再留意空气指数了。
对鹅厂的碎碎念
腾讯AI Lab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。说是实习,但我觉得这里的生活更像是暑研。三个月来,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。获得的信息,看到的世界,比原来更加广阔。
科研永远是创造先导但烧钱的事情。前沿的paper大多idea>应用价值,不知道未来何时才能全面产出。关于入职,确实花了蛮久的。过了面试后,还没见到HR谈薪,mentor就发过来几篇论文让我先看着,看完论文之后,HR那边花了将近一个月才把所有程序交接完。不过让我觉得人性化的一点是,鹅厂会为外地入职的新鹅定7天的中转酒店。本以为是民宿,结果是7天的四星大酒店。住酒店的日子,真的是来北京最快乐的一周^_^。适逢LPL s赛final之夜,泡一杯拿铁,躺在浴缸中泡澡,看着比赛直播,热气温润了手中的马克杯,感觉滑入了人间仙境qwq
Life
北京鹅厂的生活应该算是比较轻松的了。我想多多少少是和氛围有关的。早晚餐free,在鹅厂吃吃吃真是一件美事。早上南北窗口各有南北方的糕点饭菜。酱肉包、小笼包、蒸饺、卤蛋、煎蛋、牛肉饼、蛋挞、枣糕、面包、老婆饼、豆浆、黑芝麻糊、牛奶、胡辣汤、混沌、拉面...各种小菜应有尽有。入职第一天我就开始了我的早餐"拼图计划",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就是说。
至于中午和晚上的选择就更多了一些,烤鱼、炸鸡、炸酱面、炒饭、盖浇饭、麻辣烫、石锅、北京烤鸭、自助窗口...... 每次一想到free,总会不自觉地多打一点,不自觉地放弃跑步,不自觉地长肉 (
值得一提的是bg的下午茶,和生态园一样,北京AI Lab同样有一周一次的下午茶。hr姐姐会给部门买奶茶、酸奶、水果捞和各种小零食。所以每到下午茶日,总会觉得晚饭一口也吃不下了。
北京腾讯总部的内饰有很强的现代感。打破了死气沉沉的网格状办公区,这里用三角形堆叠来区分不同的工位区。书店、健身房、台球厅、篮球馆、咖啡厅、理发店、7days便利店、水果店让这里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园区。
说起来咖啡厅,鹅厂北京最受欢迎的员工是爱马哥店长。每次去咖啡厅喝奶茶的时候总要忍不住rua一阵。但是店长真的是一只猫吗,我无数次怀疑这是一只小猪。从颜值上来说,店长的毛色、毛长与狮子猫更相近,也有着一双布偶猫的大眼睛。但从形态上来说,店长与香猪完全一致。经过了长时间的纠结,我决定叫店长白毛猪。但飞同学过来串门时,表示不能🙅这么叫可爱的小猫。
生活体验外,办公体验同样令人满意。茶水间的咖啡机微波炉冰箱,办公区的各种文具小小图书馆,应有尽有。关于电子产品,实习生配到了一台PC一台Mac Book Pro,虽然MBP拿到手后就再也没有开过机啦,习惯Win UI后还是对苹果有一些不适应。Mac就用来压论文了。另一边因为rendering的需要,mentor帮我换了一台2060美术机。再加上入手了r9000p,也不知道这几个月倒腾了多少个电脑了🙉
题外话是拯救者冰魄白真的很好看,雪白AC面配冰蓝充满着神秘感,超酷。
鹅厂会时不时地送一些小礼物。逢年过节,各种活动,总有意外的小礼物温暖一下。这些可爱的瞬间是我喜欢鹅厂の重要原因之一。
Work
在鹅厂的三个月时间里,只做了三件事: 论文、论文、还是论文。看论文、审稿、复现、实验debug、写论文,所有的所有都围绕着paper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在企业实验室的体验和高校实验室相当一致了。不同的是企业的算力高一些。相同的是,在学校在鹅厂,都遇到了nice的老师带着我做实验。
这是我预期的生活,也是我喜欢的生活。科研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工作,实现idea、debug成功时都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。大概是实验室的的原因叭,work时间比较灵活,mentor要求我在公司每天呆够8h。所以作息基本都是早十晚六。年末因为写实验,赶投稿ddl等等,也选择在公司呆更长的时间。
在AI Lab,和PhD们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。隔壁学长是坡县的NLP博士实习生,自己阅历和实践带来的不足确实能从和学长交流中感受到。学长乐于解答我的一个个问题,也说了很多新加坡琐碎的事情。想起来刚入职时,学长对我只是个本科生还有一些惊讶。学长飞深圳时,成功让我入坑了原神(
这三个月里,学到了很多改进思路,也学到了很多基础知识。对于Linux指令的进一步探索,pytorch函数的进一步理解。从零完整实现网络并不简单,刚开始写了三重循环实现亲和权重的dilated conv,后来发现这有着不可承受的运算时间。再后来自己一点点去查资料,用存储空间换速度,把原始equation拆开用滑窗实现。unfold/fold/as_strided,这些函数的底层原理自己思考过一遍知道了它们是多么得有效。想起来,应该专门写一篇博客来详细记录这些复现过程的,把碎碎念吐完一定去写。
另一方面,我对AI落地有了一个好印象。听了几次讲座后,发现模型量化&蒸馏的学长们原来已经能把迁移精度做到很前沿的地步了,AI落地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好很多。Quantization是一个充满挑战性但未来可期的任务。
对自己碎碎念
一直没有想好如何向2021说再见。2021不是质数,我的生活也如此,拆成了许许多多的片段与选择。
和喜欢的ta在一起,和喜欢的ta分手;拿到保研名额,放弃保研;拿到实习offer,放弃一些;选择出国,前途未卜。
啊,真是快乐且充实(失败)的一年。
Reading
关于阅读,这一年零零散散读了66本书,继续感受着别人对世界的思考。这一年向东大图书馆荐购了一些书。文城没过几天就排起了长长的预约队伍,发现有这么多同学都喜欢余华老师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。有点遗憾的是,因为来到了北京,8月份后就没再借过书了。这一年也养成了一个新习惯,先给自己列一个notion书单,攒齐一打子再统统抱回宿舍。
四月份开始,杂七杂八地借了一些一直在意却没时间看的小说。五月份,因为科幻协会的同学推荐,接着阅读了一些英美科幻,从赛博朋克到太空歌剧,再到反乌托邦,还有二刷了 all 特德姜。六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对君士坦丁十一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这段时间里翻阅了许多东欧的历史书。再之后触及了西方哲学,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一众辩驳,但还是觉得哲学史很有意思。暑假前,花了一个上午在脑子中构思巴别图书馆的全貌,也因此喜欢上了博尔赫斯。在这期间,也穿插着补读了一些日本文学。
2021最喜欢的十本书:
《文城》余华
《梦的解析》弗洛伊德
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张爱玲
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丹尼尔·凯斯
《克拉拉与太阳》 石黑一雄
《呼吸》特德姜
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茨威格
《小径分叉的花园》博尔赫斯
《西方哲学史》奎纳尔·希尔贝克
《君士坦丁传》尤西比乌斯
Games
关于游戏,这一年没有在Steam采购很多。年初入手了Descender和赛博朋克2077,后来因为情怀补票了Nier,年末有Lifeslide,还在博士学长的带领下入坑了原神ヽ( ・∀・)ノ 。另外还有好朋友送的一份双人成行。拿轻薄本玩3A游戏真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,MX450撑起了本不属于它的渲染任务,超频到85度就可以当暖宝宝了。
双人成行很有意思,并且平台/手柄的兼容性很棒,跨平台PC都能共享游戏/存档。剧情玩法都有新意,和女朋友在宿舍联机时,左边一个XBOX右边一个PS4手柄,两个人笑得人仰马翻。我把它列为年度最喜欢的3A游戏。
Anime
2021有忙不完的事情,新番数几乎为零。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似乎变成了老年人,对新番的激动感一点点消散,也再做不到高中一晚上追完一季的壮举。2021最喜欢的漫画是约定的梦幻岛,去年看完后哭得稀里哗啦,今年看到漫改第二季后,无奈到又去刷了一遍原作。然后是备受争议的巨人以及各种转生番,不太想做评价。石纪元和工作细胞都出到第二季了,画风外,题材新颖看起来也觉得很意思。海贼还在有着没着地追,也不知道尾田怎么还能水。咒术回战是今年最喜欢的番,原作好看,漫改的op和ed也好听。今年无意间翻起了咚漫,看到了高中追过的韩漫很多都完结了,神之塔、禁曜日、Dice......时间真的好快。想起来地表最强袋鼠还是取自独行月球里的。最后,EVA的新剧场版:终上映了,庵野秀明的灵魂真是无尽源泉。还在看EVA,果然是个老年人了(
Final
远足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一个人生活的孤独感。在学校总想着快点跑出去,再也不要看到东大了等等牢骚qnq。来到北京,独自生活的时候才发觉学校是另一个温床。想起军训的时候给所长起了所长的外号,一直把所所叫到现在。想起第一次宿舍集体活动,四个人在奥体见证了38秒苏宁1:0恒大;想起吃烧烤碰到吴老师,点菜到一口也吃不下最后接龙吃饭;想起风水轮流转的生日阿鲁巴;想起梅园辅楼跨年夜,大家uno打到笑得趴在地上;想起唐慧的第一堂课,一句也听不懂的我开始怀疑人生;想起每年夏天,一起做出的各种奇奇怪怪课程设计;想起sf叫我恰饭的每一天,sf还没下楼偏要说自己出了围合;想起一去砂之船,就没出息地只会往汉堡王冲的那几个人。想起运动会、团建、翘课、献血、考试周、一道题也不会做的数字信号、桃园一口也咽不下去的饭......
每每记起这些,就好想逃回九龙湖。只是,我已经快毕业了。直到我转过身,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从象牙塔里走了出来。
“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。”康德如是说。
迷茫也是 bobo 2021的关键词。
告诉自己未来要怎么怎么做,但这就是一副空壳罢了。像是头顶悬着一顶永远高于自己的帽子,拼命地跳起来想要戴上;又像是被拽到了越来越长的走廊上,迈开的步子永远追不上前方。放弃吧,做不到的。可笑的自我要求成了走下去的最后动力。敏感脆弱但又不想认输,理想主义可真矫情。emo归emo,生活还是要继续。
这一年我迷茫这自己的未来方向。茫然地看着一众又一众的岗位,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。毕业就去大厂的同学们,这个去了北京上海那个去了深圳广州,拿到了令人羡慕的总包Orz。羡慕之余,我又总是呆呆地想,自己也要做一个SDE吗?我不想天天写代码,我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变数。那去做一名researcher吗?我同样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科研的潜力。关于读博这件事,和学长们交流了很多,一直迷茫到现在。零星套了一些磁,虽然也得到了一些prof的回信,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劝自己走下去。也许纠结这么久,自己确实也不适合读博吧。
要在外企工作一辈子吗?也许谷虾微有更舒服的生活,但我始终不想将一生托付在异乡。那等着改变吗?似乎也不太可能。思想只能沉淀,无法灌输。工贼不少。即使是按自己的理想去探索生活,理解并尊重每个人的节奏这一基本要求都无法保障。
另一边我迷茫着自己的升学未来,盘算着自己能去哪里上学。身边的同学这个保到了PKU那个保到了THU,看着空间和朋友圈一个个的喜报,我只能默默地点个赞,摇摇头,感叹他们真的好优秀Orz。说起来也很无奈,大二的时候,我努力让自己忙起来,考试周习惯地复习到十点,但真的拿到保研名额的时候,却选择了放手。因为这个选择,我妈气得想揍我,虽然她随后接受现实,准备送我出国了。有些时候,选择并不会偏向于曾经的自己。所向往的生活总会随着阅历而跳跃,但不论做出哪个选择,这都是年轻的我最想要的未来。认认真真参加夏令营,保研到外校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吧。可是在经历这么多后,我的左心房总有一个想要跳出体制的愿望。从小到大,体制的追求一直在延续,进一个好初中,考一个好高中,考一个好大学,不约而同的观念构成了完善但一成不变的制度。放弃保研难受,但听不到鱼尾狮公园的波浪也许会更后悔。
我想,是时候跳出去了🙋
如果迷茫着,就大步向前吧。
愿疫情早日结束,愿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向往的生活。
2022新年快乐,你工人爷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