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游记 (一)
序
离日本游已经半年,尽管足迹未能遍布每一角落,但是日本的初夏之美依然给了我深刻的回忆。
对于热爱ACG文化的我而言,日本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国度。另一方面,《菊与刀》中所描绘的社会精神图谱,让我对这个国家怀有深深的好奇。同源于唐朝的文化血脉的两国,同生长在亚洲,却在漫长的历史中,演绎出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。一方如四十不惑的成熟稳重,另一方却如青春期少年般充满活力。
说回这场旅行本身,其实是一个无限推迟的计划。许久之前约好的行程,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。这一等,就是一整年。目的地也一换再换。等到所长毕业,我辞去工作,终于有时间实现这个已久的心愿。恰巧崔老板和同学们也规划了日本行程,于是一行人,一起踏上了这次旅程。
京都初印象
从关西机场一出来,进到高铁站,便看到列车上印着大大的Hello Kitty涂鸦。嗯嗯,这里是日本,没飞错地方。
然后就是一阵子的新鲜感。夜幕下的京都,霓虹灯映照着街道。周围依旧是熟悉的面庞,熟悉的街景。这里有着亚洲的轮廓,却又因为满街飘荡着不同的语言符号,像是踏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清水寺
京都,这个曾是平安王朝至明治时代千年间日本的首都,古刹与神社密布其间。旅行的第一站便定在了清水寺。
清水寺坐落在山上,不高不低,正好适合居高临下地俯瞰整个京都。从建筑结构上看,它和中国的古寺庙并没有太大区别。木质的梁柱、飞翘的檐角,东亚古建筑的这些共通语言,在这里也能找到。有些许差异的是,这里没有中国寺庙那样的持重气氛,倒是多了份平易近人的宁静。同时,清水寺摒弃了中国寺庙严格对称,转而采用了更加自由随性的布局。比起寺庙,它更像一个精心布置的园林。林文月曾说:日本人常常自诩,上帝创造了自然的美,日本人却创造了庭园的美。
建筑风格外,还有一件值得在意的事情:这里的游客面孔跟中国的寺庙里的大不相同。清水寺里,满眼都是外国游客的脸庞,他们用着各种语言交谈,这情形在我有限的寺庙记忆里,实在是难得一见。另一方面,这里还有不少兴奋的春游学生,他们在殿内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,但一出了内院,又都开始蹦蹦跳跳了。与我记忆中的中学生形象,似乎也不太一样。
寺庙里的求签,我抽中了上上签。学着其他游客的样子,把这份好运挂在了寺庙的签绳上,希望这份好运能长一些。但几天后,在日本留学的讯哥告诉我,把签留在签绳的寓意是不将签运带出寺庙,这是为了消除不好的签语 -_-|
在离开寺庙时,与一群春游的学生擦肩而过。其中两个小女孩看到我们,充满惊讶地小声道:" ちゅうごくじん、ほんとうにちゅうごくじんだ !" ("中国人,真的是中国人!") ,大概是听到了我们在说中文。当时,我还对她们的反应感到意外。但这个疑惑在后续的几天中慢慢得到了解答:近些日子的亚洲游客大多是韩国人,我们成了这里的稀客。
二年坂/三年坂
京都也有入世的一面。出了清水寺,就到了商业地区。
漫步在二年坂的石板路上,左右是那些显得有些破旧但却充满故事味的小店。店铺里出售的或许是现代的工艺品,但那种木质的招牌、檐下的小灯笼,都刻印着平安时代的痕迹。走进店里,则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,有古时的饰品、服装,也有现代的瓷器、摆件。
此行日本,吉卜力艺术馆是最想打卡的地方之一。不过5月的预约已满,且馆址远离东京市区,大抵是没有什么机会了。所以,我就怀着随便逛逛的想法,对这件事情没有抱太大希望。巧合的是,在二年坂一个很显眼的拐角,我找到了吉卜力共和国。就像波妞与宗介相遇的那个路口,突然间出现,但又好像是注定寻到的。
走进店里,四周摆满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各种动漫周边,胖胖的龙猫正紧抱着松果,希达捧起天空石歌唱,吉吉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窗外...这些场景勾起了小时候在被窝里观看《千与千寻》的记忆,仿佛幻想包围了现实。我太喜欢这里了,谁不曾是幻想进入宫崎骏笔下奇幻世界的孩子呢w
到了三年坂,路上又迎面走来春游的学生,顽皮的男生看到我们,用韩语喊道:" 안녕하세요 。" ("你好") 喔,这次被当成韩国人了。于是,我们也礼貌地回应一声 "阿尼哈赛呦"。还有些孩子更加调皮,会直接大声喊:" 사랑해요 。" ("我爱你")
下午茶
在京都的和牛初体验,选在了 肉の隠れ家。唔,要问如何评价,无法评价,一言难尽。菜品呈现出半生不熟的状态,牛肉粘连在一起,粉红色中透露着血色。对于未曾尝试过半熟牛排的我来说,这是一次挑战,感觉难以入口。然而,同行的美国同学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,称其“像三分熟的牛排,非常香”。(时至今日,在LA呆了三个月的我,自己尝试煎制过各种程度的牛排后,开始理解美国对牛排的热爱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种口味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。)
随后在 虎屋菓寮 品尝了甜点。各类甜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京都一条店的主打招聘是羊羹,但是尝起来味道和北京羊羹也并无太大差异。与其说是甜品本身吸引人,倒不如说是这里的环境更为迷人。茶店四周环绕着精致的园林,后花园中甚至布置了一个小神社。来这里的大多是本地人,两三成行,点上几样甜点,开始悠闲的聊天,享受着闲适的下午茶时光。
离开店面,在街头闲逛时,目光被一张贴在墙上的宣传海报吸引。海报的设计风格很有趣,典型的日式风格。鲜明的蓝底黄字大字体,搭配动漫女孩的形象,旁白的配图则大胆醒目,甚至还有些超现实的视觉元素。很能想象这是一幅政治宣传海报2333,夸张之外甚至还带着一点中二的气息。这就是日本独特的平面设计风格,色彩夸张、结构拥挤却高度说明化,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杂志新闻、电视综艺。在街边看久了这些海报,突然觉得这种醒目的设计也别有一种风味。
金阁寺
金阁寺原名鹿苑寺。因为舍利殿墙上包裹着华丽的金箔,从四周看都是金光闪闪的,所以后被称为金阁。它也被称作京都最美丽的事物。不过这里的故事可比它的外表丰富多了。
雨果在《克伦威尔序》中提到美丑对照原则,“丑就在美的旁边,畸形靠近着优美,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,恶与善并存,黑暗与光明相共。"对于金阁寺这样的美丽而言,丑则是人性。几十年前,这里曾发生过恶性纵火事件,金阁焚烧殆尽,犯人给出的理由只是单纯的为了毁灭美丽。三岛由纪夫的《金阁寺》也据此而创作。
金阁与人的存在便是如此愈发成为泾渭分明的对比:人之形象容易毁灭,却浮现出永生的幻影;金阁之美固定不变,却渗透出毁灭的可能。人虽脆弱而无法根绝,金阁虽顽强而可使之毁于一旦。
舎利殿共有三层,每层的建筑风格映照着一个不同的时代,一层是平安时代公家文化的贵族风格,二层是镰仓时代武家文化的武士风格,三层是中国唐朝时的禅宗佛殿风格。这种糅杂风搭配上纯金色的主体,不管是远望还是走近观察,都会觉得其无比高贵。层叠的金色倒映在水中,水波荡漾而显得如梦如幻。
出了金阁寺,在离出口不远处有一颗榉树。黄昏的阳光恰到好处,绿得不真实的树叶,配上蔚蓝的天空,仿佛融入了漫画中的场景。
傍晚行至錦市場的商店街。长廊样式的海鲜市场,两边拥挤着各式各样的门店。可口一些的店,店门口则排起了长龙。与中国海鲜市场不同的是,这里的水产品会放出精致的摆盘,更像是从水产店到小吃街的集合。即使是集装箱式和水缸式的批发店,也都会注重“仪式感”,整整齐齐的乌贼,排排放置的螃蟹。
在这里,我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奇小吃,小章鱼串 (下图P1)。圆滚滚的小脑袋也太可爱了!不过那圆润的小章鱼头顶实则藏着的是鹌鹑蛋。这个迷你的大小好想上手rua一下。
出了集市,走在大街上。傍晚的落日余晖洒满了天边,那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温暖。街道井然有序,规则的斑马线透出一种宁静的秩序感。路人们礼貌和谐地穿行其间。透视远望,绿灯穿过街道的尽头,一路畅通。这个为了生计而匆忙脚步的打工地,此刻也被傍晚的光影渲染得有了温度和色彩。
在这样的黄昏,我不再关心亭台楼阁的变迁,不想查究人类哀荣底事,也不愿把任何俗务摆上心头。只因为这暮春的景色太醉人,我心中有些微的激动,和莫名的感伤。
Misc
1.小插曲
在坐某站地铁的时候,发现地铁卡突然罢工了... 去服务站求救的时候,碰到了很热心的中国小哥哥。明白了是昨天出站的时候没有刷上地铁卡导致被锁了,需要找JR工作人员重置一下。小哥哥贴心地帮我们写了一封说明信给JR服务站。真的太感激了。🙇♂️🙇♂️🙇♂️ 李さん、超いいね!
2.肉の隠れ家与虎屋菓寮地址